旗装雅韵——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满族服饰展
展览概况
时间:2018年10月18日-11月18日
地点:厦门市博物馆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公共文化司
清代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是服饰历史上继“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突变。无论款式品种、衣着特点都直接影响了我国近、现代服饰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是中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清初,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统治者为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三令五申,强制广大汉族军民“剃发易服”,以满族长期骑射生活所形成的旗袍、马褂、箭袖、旗鞋、剃发垂辫来取代汉族自古形成的宽袍、大袖、蓄发、绾髻的传统装束,这种服饰就成为清代满族服饰发展的“蓝本”。尽管在清代服饰的演变和发展中,也吸收了汉族服饰的某些特点,但在清代整个服饰的发展当中,仍没有离开过满式衣冠的结构和风格。清代满族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服饰,对我国服饰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堪称我国服饰百花园中一支奇葩。
此次展览我们精心遴选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服饰八十多件,希望这浓郁的旗装雅韵留给各位观众一份美好的记忆。(共114件文物)
一、异彩纷呈的民服(
29
)
民间服饰是指社会上一般阶层的人平常穿用的服饰,其中包括官宦们日常的便服。
满族最有特色的服饰为旗袍。旗袍满语称之为“衣介”,是满族先世在长期的山林狩猎生涯中形成的有特色的服装。有单、夹、皮、棉,四季可穿。男子长袍为圆领、捻襟、箭袖,四面或二面开衩,最大优点,是适应满族骑射活动的需要。
女子的旗袍都很讲究。最大特点为宽大、平直、下长到脚。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裙上滚有花边,以显示其别致美观。满族人还喜欢穿马褂、坎肩,多穿在旗袍之外。
实物:
1、红绸女棉袍 (145)
2、蓝缎女夹袍 (127)
3、黄纱女长袍 (118)
4、粉色纱女长袍 ( 117)
5、紫地绣花镶边女夹袍 ( 17)
6、蓝布夹袍 (110)
7、藏青色男大褂 (113)
8、藏青宁绸对襟男大褂 (128)
9、黄色麻布男袍 (111)
10、藕荷色纱女长袍 (122)
11、云青福寿花缎女棉褂 (46)
12、粉色绣花女长袍 (116)
13、、红绸女棉袄 (195)
照片:旗袍的演变 《中国历代服饰》316、317页
版面文字:
马褂,顾名思义,是骑马时经常穿的一种外褂。它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射,所以叫“马褂”。由于满族本身就是骑射民族,所以满族人都特别喜欢穿马褂。
马褂,满语叫“鄂多赫”,
是穿在旗袍外的外褂。形制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分。在满族入关之前,马褂是骑马射箭时穿的,只限八旗士兵。清康熙以后,八旗子弟为装点门面表示威武神勇,争相穿服。乾隆后期传到民间,百姓争相效仿,成为一种便服。内穿长袍,外着马褂,文雅大方,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
实物:
1、绿绸女夹马褂 (131)
2、藏青纱马褂 (114)
3、蓝色宁绸马褂 (106)
版面文字:
坎肩,又叫“马甲”,亦称“半臂”。
坎肩并不是满族原有的服装,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变而来。据记载,半臂始于隋代,其样式很简单,无领、无袖,形制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分。另外还有一种多纽扣的坎肩,称为“巴图鲁坎肩”,满语为“勇士”之意。这种坎肩,四周镶边,于正胸横行一排纽扣,共十三粒,俗称“一字襟马甲”,或谓“十三太保”。单、夹、棉、纱各式均有。最初,向例只有王公、要员服用,清后期,民间人人均可穿服。
照片 :《中国历代服饰》287页554——556
554、琵琶襟马甲
555、一字襟马甲
556、大襟马甲
实物:
1、青缎女坎肩 (138)
2、浅米宁绸男坎肩 (133)
3、青纱坎肩 (107)
4、蓝纱男坎肩 (140)
5、蓝纱男坎肩 (137)
版面文字:
满族女子,素有“金头天足”之称,天足即指女子不裹脚。清代满族女鞋称为旗鞋,是将木跟镶在鞋底中央,一般三寸多高,多用白布将整个跟身包裹起来,在鞋帮、鞋面用刺绣或穿珠等方法修饰。鞋跟的形状有的形似马蹄,叫“马蹄底鞋”,有的形似花盆,叫“花盆底鞋”。老年妇女的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鞋帮上彩边绣花,以显美观。
清代满族男子
,原以穿靴为主。一般旗人着尖头靴,以利马上骑射,清代官员则着方头靴。靴有绒靴、革靴之分,一般都做成前掐脸式样,靴头均匀绣云头纹或虎头纹。有一种薄底短筒的快靴,俗称“爬山虎”穿起来轻便利步,多为练武功时穿。满族官员穿便服时多穿鞋,穿朝服时穿靴。后来受汉人影响,满族人也开始穿鞋,但满族人所穿布鞋与汉族有所不同,满族人穿的布鞋底厚,鞋头多绣云卷纹。在突出鞋底之外,鞋脸上镶有皮条制成的单梁或双梁,俗称“二皮脸”夹鞋。
实物:
1、青缎靴(男) (44)
2、绿缎厚底鞋(男) (71)
3、红缎绣花高底鞋 (58)
4、红缎绣花高底鞋 (66)
5、青缎绣花厚底鞋 (70)
6、青缎绣花高底鞋 (63)
7、绿缎高底鞋(男) (67)
8、紫缎绣花高底鞋 (54)
二、品秩有序的官服 (12)
部分说明:
官服,也叫章服,一般包括皇帝、后妃、王公大臣以及各级官员所谓按章规定籍以明辨等级的服饰。清代官服,是我国历代官服制度的延续,也是清代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满族统治者,在入关以前就从法律和制度上对文武百官、王公贵族及命妇的服饰加以规范化。入关以后,不仅进一步要求本民族属员保持民族习俗,而且还强迫汉人遵从满族的衣着与服饰习尚。
清朝统治者不仅对文武官员朝服与常服的样式、色彩、质料、纹样作了具体规定,而且在穿着方法上亦有法定的形式。这一切都为清代服饰文明与服饰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版面文字:
清代皇帝的服饰,包括冠、服、袍。冠有朝冠,吉冠,常服冠,行冠,雨冠,又各分冬夏二种。服为朝服,亦分冬夏二种。冬朝服又分二式。袍有龙袍,常服袍,行袍之分。
清代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冠服之制相同。其冠服与服饰,有朝冠、吉服冠、朝褂、朝袍、龙袍、朝服、朝珠等诸种。
照片:
1、康熙帝冬朝服 《清代宫廷生活》175页图235
2、皇帝夏朝服 《清代宫廷生活》177页图237
3、皇帝龙袍 《清代宫廷生活》178页图239
4、皇后朝服 《清代宫廷生活》183页图253
实物:
1、皇帝龙袍料 (149)
2、乾隆帝常服 (47)
3、绣龙莽袍 (147)
4、清五品男官服(002)
5、清五品夏官服(046)
6、清武官官服(047)
版面文字:
补服和顶子是区别清代官员品级的重要标志。补服,是指一种前后带有补子的衣服。“补子”也叫“背胸”,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按清《会典》规定;贝子以上官员,用圆形补子,其余官员用方形的补子。在补子上织绣几种固定的鸟兽的纹样,作为清代官员品级或文武职别的徽识,在文官补子上绣飞禽,在武官补子上绣走兽。清朝官员的这种补服制度,是在顺治九年完善祥尽的。按照此规定“武官一品饰麒麟;二品饰狮子;三品饰豹;四品饰虎;五品饰熊;六品饰彪;七品八品饰犀牛;九品饰海马。文官一品饰仙鹤;二品饰锦鸡;三品饰孔雀;四品饰云雁;五品饰白鹇;六品饰鹭鸶;七品饰鸂鶒;八品饰鹌鹑;九品饰练雀。这种补服制度,终清之世,其制无改。”
照片:
文官补子 一至九品 《中华历代服饰》278、279页
武官补子 《中华服饰图录》196页图327、328、329
实物:
1、绣鹭鸶补子 (74) 文六品
2、绣虎补子 (75) 武四品
3、绣狮补子 (164) 武二品
4、藏青宁绸有补大褂 (112)
5、青缎绣五彩云团鹤八团补(147)
版面文字:
顶戴花翎是清代官服制度中区别品秩的又一标识。顶戴,称顶子,是指清朝官吏帽子上所嵌宝石而言。用顶珠的颜色、材料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花翎,是指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为“眼”,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贝子戴三眼花翎,国公戴双眼翎,五品以上戴单眼翎,六品以下戴无眼的蓝翎。花翎常与顶子相联。顶戴花翎是当时社会上一种官宦显赫的象征。
照片:
顶子 《中华服饰图录》192页图311、312、313、316
实物:
1、帽翎 (187)
2、帽顶红缨. (186)
3、红缨貂皮秋帽 (45)
三、琳琅满目的佩饰(57)
部分说明:
在清代满族习俗里,是很讲究戴佩饰的。在衣,帽及腰间都缀有佩饰。其中荷包,香囊等最为常见。男子还兼配解食刀、火镰、扇套、钱袋、眼镜盒等。女子除戴头饰外,还在衣襟处挂几种小饰件。
版面文字:
荷包:满语称“法都”。满族先民在山林狩猎时,腰间常挂一个皮子做成的“囊”,里面装些食物,用皮条子将口抽紧,很象荷包的样子,以便远途狩猎时途中充饥。后来演变成一种精巧的佩饰,通常用绫、罗、绸、缎等上等面料,用刺绣、纳纱、堆绫等方法精制而成。里面装有香料、烟草、或小零食。满族人佩带荷包比较普遍,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装饰作用。
实物:
1、绣花荷包 (22)
2、腰搭 (23)
3、青缎绣海水芙蓉团寿荷包(42)
4、青缎纳纱荷包 (40)
5、什锦香袋 (88)
6、黄缎绣花荷包 (39)
7、烟荷包 (174)
8、香荷包 (175)
版面文字:
搬指,是拉弓射箭时套在姆指上的用具。自从清乾、嘉以来,由于战事锐减,搬指的实用性逐渐丧失,而以装饰为主,于是愈发精益求精,质料十分讲究。初有玉石质料,继之出现了翡翠、玛瑙、珊瑚、水晶、象牙、珐琅、花斑石、金、银、铜、铁、瓷等等。如用在拉弓上,玉、石、金属品尚可,其余的易损伤,因而徒有虚名。况价贵而质脆,不能用在挽弓,就成为纯粹的装饰品了。清代道光、咸丰以来,男子以搬指为饰,用各种美玉材料制作,相习成风。
实物:
1、绣花钥匙盒 (173)
2、搬指套 (94)
3、眼镜盒 (176)
4、镜套 (178)
5、镜套 (180)
6、暖耳 (172)
暖耳,又称耳衣、耳套、护耳,是冬季御寒保护耳朵的服饰
版面文字:
折扇是清代文人书生随身常带的物品,扇套既用于盛装扇子,也有装饰的功能。扇套是从腰袋演变而来,在清代广为流行。作为名贵折扇的包装,扇套的面料多为绸缎,上面绣有花鸟、如意、福禄寿、暗八仙等图案,套口系有穿着木珠或玻璃珠、玛瑙等装饰物的丝带,五光十色又流金溢彩。
实物:
1、绣花红扇套 (76)
2、绣花扇套 (171)
3、黄丝绣玉葡萄花扇套 (98)
4、黄缎绣金鱼扇套 (91)
版面文字:
佩刀:满族男子喜欢带佩刀。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以游猎为主,佩刀是狩猎生活必需之物。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失去原来意义成为一种装饰。系佩刀,是满族原始遗风的反映。
实物:
1、绿漆皮铜镀金鞘小刀 (33)
2、红皮镶铜火镰 (36)
3、火镰 (220)
版面文字:
兰花头饰即点翠嵌珠头簪。点翠是传统羽毛工艺,用翠鸟蓝、紫色羽毛绒巧妙地粘贴起来,簪上嵌珍珠、翡翠后饰龙凤吉祥图案,色彩鲜艳,永不褪色。
1、花卉石榴点翠头簪 (124)
2、银鎏金簪花 (89-3)
3、双鱼烧蓝头簪 (127)
4、花虫头簪 (133)
5、烧蓝头簪 (135-5)
6、银扁方 (96)
7、扁方 (97-1)
8、扁方 (97-2)
9、、鎏银镯 (84-1)
10、鎏银镯 (84-3)
11、银手镯 (112-6)
四:八旗甲胄(
8
套
16
件)
在清朝统一征战过程中,八旗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601
年,努尔哈赤初设黄、红、蓝、白四旗,随着征服战争扩大。军队人数增加,
1615
年又增加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
总称“八旗”。旗民
“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
,具有兵民合一、军政合一、耕战合一的特点,
由努尔哈赤及其亲信子侄统率,八旗兵以能征善战勇猛顽强著称。清兵入关后,八旗兵仍为大清的主要军事力量。八旗兵甲胄,属阅兵礼服,非战时用品。甲以棉布为里,以绸为面,饰以铜钉;胄为牛皮制成,髹以黑漆,其顶部竖有雕翎。
实物:
1、 正黄旗战袍 头盔
2、 镶黄旗战袍 头盔
3、 正红旗战袍 头盔
4、 镶红旗战袍 头盔
5、 正蓝旗战袍 头盔
6、 镶蓝旗战袍 头盔
7、 正白旗战袍 头盔
8、 镶白旗战袍 头盔
前言
清代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是服饰历史上继“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突变。无论款式品种、衣着特点都直接影响了我国近、现代服饰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是中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清初,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统治者为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三令五申,强制广大汉族军民“剃发易服”,以满族长期骑射生活所形成的旗袍、马褂、箭袖、旗鞋、剃发垂辫来取代汉族自古形成的宽袍、大袖、蓄发、绾髻的传统装束,这种服饰就成为清代满族服饰发展的“蓝本”。尽管在清代服饰的演变和发展中,也吸收了汉族服饰的某些特点,但在清代整个服饰的发展当中,仍没有离开过满式衣冠的结构和风格。清代满族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服饰,对我国服饰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堪称我国服饰百花园中一支奇葩。
此次展览我们精心遴选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服饰八十多件,希望这浓郁的旗装雅韵留给各位观众一份美好的记忆。(共114件文物)
一、异彩纷呈的民服(
29
)
民间服饰是指社会上一般阶层的人平常穿用的服饰,其中包括官宦们日常的便服。
满族最有特色的服饰为旗袍。旗袍满语称之为“衣介”,是满族先世在长期的山林狩猎生涯中形成的有特色的服装。有单、夹、皮、棉,四季可穿。男子长袍为圆领、捻襟、箭袖,四面或二面开衩,最大优点,是适应满族骑射活动的需要。
女子的旗袍都很讲究。最大特点为宽大、平直、下长到脚。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裙上滚有花边,以显示其别致美观。满族人还喜欢穿马褂、坎肩,多穿在旗袍之外。
实物:
1、红绸女棉袍 (145)
2、蓝缎女夹袍 (127)
3、黄纱女长袍 (118)
4、粉色纱女长袍 ( 117)
5、紫地绣花镶边女夹袍 ( 17)
6、蓝布夹袍 (110)
7、藏青色男大褂 (113)
8、藏青宁绸对襟男大褂 (128)
9、黄色麻布男袍 (111)
10、藕荷色纱女长袍 (122)
11、云青福寿花缎女棉褂 (46)
12、粉色绣花女长袍 (116)
13、、红绸女棉袄 (195)
照片:旗袍的演变 《中国历代服饰》316、317页
版面文字:
马褂,顾名思义,是骑马时经常穿的一种外褂。它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射,所以叫“马褂”。由于满族本身就是骑射民族,所以满族人都特别喜欢穿马褂。
马褂,满语叫“鄂多赫”,
是穿在旗袍外的外褂。形制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分。在满族入关之前,马褂是骑马射箭时穿的,只限八旗士兵。清康熙以后,八旗子弟为装点门面表示威武神勇,争相穿服。乾隆后期传到民间,百姓争相效仿,成为一种便服。内穿长袍,外着马褂,文雅大方,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
实物:
1、绿绸女夹马褂 (131)
2、藏青纱马褂 (114)
3、蓝色宁绸马褂 (106)
版面文字:
坎肩,又叫“马甲”,亦称“半臂”。
坎肩并不是满族原有的服装,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变而来。据记载,半臂始于隋代,其样式很简单,无领、无袖,形制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分。另外还有一种多纽扣的坎肩,称为“巴图鲁坎肩”,满语为“勇士”之意。这种坎肩,四周镶边,于正胸横行一排纽扣,共十三粒,俗称“一字襟马甲”,或谓“十三太保”。单、夹、棉、纱各式均有。最初,向例只有王公、要员服用,清后期,民间人人均可穿服。
照片 :《中国历代服饰》287页554——556
554、琵琶襟马甲
555、一字襟马甲
556、大襟马甲
实物:
1、青缎女坎肩 (138)
2、浅米宁绸男坎肩 (133)
3、青纱坎肩 (107)
4、蓝纱男坎肩 (140)
5、蓝纱男坎肩 (137)
版面文字:
满族女子,素有“金头天足”之称,天足即指女子不裹脚。清代满族女鞋称为旗鞋,是将木跟镶在鞋底中央,一般三寸多高,多用白布将整个跟身包裹起来,在鞋帮、鞋面用刺绣或穿珠等方法修饰。鞋跟的形状有的形似马蹄,叫“马蹄底鞋”,有的形似花盆,叫“花盆底鞋”。老年妇女的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鞋帮上彩边绣花,以显美观。
清代满族男子
,原以穿靴为主。一般旗人着尖头靴,以利马上骑射,清代官员则着方头靴。靴有绒靴、革靴之分,一般都做成前掐脸式样,靴头均匀绣云头纹或虎头纹。有一种薄底短筒的快靴,俗称“爬山虎”穿起来轻便利步,多为练武功时穿。满族官员穿便服时多穿鞋,穿朝服时穿靴。后来受汉人影响,满族人也开始穿鞋,但满族人所穿布鞋与汉族有所不同,满族人穿的布鞋底厚,鞋头多绣云卷纹。在突出鞋底之外,鞋脸上镶有皮条制成的单梁或双梁,俗称“二皮脸”夹鞋。
实物:
1、青缎靴(男) (44)
2、绿缎厚底鞋(男) (71)
3、红缎绣花高底鞋 (58)
4、红缎绣花高底鞋 (66)
5、青缎绣花厚底鞋 (70)
6、青缎绣花高底鞋 (63)
7、绿缎高底鞋(男) (67)
8、紫缎绣花高底鞋 (54)
二、品秩有序的官服 (12)
部分说明:
官服,也叫章服,一般包括皇帝、后妃、王公大臣以及各级官员所谓按章规定籍以明辨等级的服饰。清代官服,是我国历代官服制度的延续,也是清代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满族统治者,在入关以前就从法律和制度上对文武百官、王公贵族及命妇的服饰加以规范化。入关以后,不仅进一步要求本民族属员保持民族习俗,而且还强迫汉人遵从满族的衣着与服饰习尚。
清朝统治者不仅对文武官员朝服与常服的样式、色彩、质料、纹样作了具体规定,而且在穿着方法上亦有法定的形式。这一切都为清代服饰文明与服饰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版面文字:
清代皇帝的服饰,包括冠、服、袍。冠有朝冠,吉冠,常服冠,行冠,雨冠,又各分冬夏二种。服为朝服,亦分冬夏二种。冬朝服又分二式。袍有龙袍,常服袍,行袍之分。
清代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冠服之制相同。其冠服与服饰,有朝冠、吉服冠、朝褂、朝袍、龙袍、朝服、朝珠等诸种。
照片:
1、康熙帝冬朝服 《清代宫廷生活》175页图235
2、皇帝夏朝服 《清代宫廷生活》177页图237
3、皇帝龙袍 《清代宫廷生活》178页图239
4、皇后朝服 《清代宫廷生活》183页图253
实物:
1、皇帝龙袍料 (149)
2、乾隆帝常服 (47)
3、绣龙莽袍 (147)
4、清五品男官服(002)
5、清五品夏官服(046)
6、清武官官服(047)
版面文字:
补服和顶子是区别清代官员品级的重要标志。补服,是指一种前后带有补子的衣服。“补子”也叫“背胸”,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按清《会典》规定;贝子以上官员,用圆形补子,其余官员用方形的补子。在补子上织绣几种固定的鸟兽的纹样,作为清代官员品级或文武职别的徽识,在文官补子上绣飞禽,在武官补子上绣走兽。清朝官员的这种补服制度,是在顺治九年完善祥尽的。按照此规定“武官一品饰麒麟;二品饰狮子;三品饰豹;四品饰虎;五品饰熊;六品饰彪;七品八品饰犀牛;九品饰海马。文官一品饰仙鹤;二品饰锦鸡;三品饰孔雀;四品饰云雁;五品饰白鹇;六品饰鹭鸶;七品饰鸂鶒;八品饰鹌鹑;九品饰练雀。这种补服制度,终清之世,其制无改。”
照片:
文官补子 一至九品 《中华历代服饰》278、279页
武官补子 《中华服饰图录》196页图327、328、329
实物:
1、绣鹭鸶补子 (74) 文六品
2、绣虎补子 (75) 武四品
3、绣狮补子 (164) 武二品
4、藏青宁绸有补大褂 (112)
5、青缎绣五彩云团鹤八团补(147)
版面文字:
顶戴花翎是清代官服制度中区别品秩的又一标识。顶戴,称顶子,是指清朝官吏帽子上所嵌宝石而言。用顶珠的颜色、材料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花翎,是指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为“眼”,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贝子戴三眼花翎,国公戴双眼翎,五品以上戴单眼翎,六品以下戴无眼的蓝翎。花翎常与顶子相联。顶戴花翎是当时社会上一种官宦显赫的象征。
照片:
顶子 《中华服饰图录》192页图311、312、313、316
实物:
1、帽翎 (187)
2、帽顶红缨. (186)
3、红缨貂皮秋帽 (45)
三、琳琅满目的佩饰(57)
部分说明:
在清代满族习俗里,是很讲究戴佩饰的。在衣,帽及腰间都缀有佩饰。其中荷包,香囊等最为常见。男子还兼配解食刀、火镰、扇套、钱袋、眼镜盒等。女子除戴头饰外,还在衣襟处挂几种小饰件。
版面文字:
荷包:满语称“法都”。满族先民在山林狩猎时,腰间常挂一个皮子做成的“囊”,里面装些食物,用皮条子将口抽紧,很象荷包的样子,以便远途狩猎时途中充饥。后来演变成一种精巧的佩饰,通常用绫、罗、绸、缎等上等面料,用刺绣、纳纱、堆绫等方法精制而成。里面装有香料、烟草、或小零食。满族人佩带荷包比较普遍,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装饰作用。
实物:
1、绣花荷包 (22)
2、腰搭 (23)
3、青缎绣海水芙蓉团寿荷包(42)
4、青缎纳纱荷包 (40)
5、什锦香袋 (88)
6、黄缎绣花荷包 (39)
7、烟荷包 (174)
8、香荷包 (175)
版面文字:
搬指,是拉弓射箭时套在姆指上的用具。自从清乾、嘉以来,由于战事锐减,搬指的实用性逐渐丧失,而以装饰为主,于是愈发精益求精,质料十分讲究。初有玉石质料,继之出现了翡翠、玛瑙、珊瑚、水晶、象牙、珐琅、花斑石、金、银、铜、铁、瓷等等。如用在拉弓上,玉、石、金属品尚可,其余的易损伤,因而徒有虚名。况价贵而质脆,不能用在挽弓,就成为纯粹的装饰品了。清代道光、咸丰以来,男子以搬指为饰,用各种美玉材料制作,相习成风。
实物:
1、绣花钥匙盒 (173)
2、搬指套 (94)
3、眼镜盒 (176)
4、镜套 (178)
5、镜套 (180)
6、暖耳 (172)
暖耳,又称耳衣、耳套、护耳,是冬季御寒保护耳朵的服饰
版面文字:
折扇是清代文人书生随身常带的物品,扇套既用于盛装扇子,也有装饰的功能。扇套是从腰袋演变而来,在清代广为流行。作为名贵折扇的包装,扇套的面料多为绸缎,上面绣有花鸟、如意、福禄寿、暗八仙等图案,套口系有穿着木珠或玻璃珠、玛瑙等装饰物的丝带,五光十色又流金溢彩。
实物:
1、绣花红扇套 (76)
2、绣花扇套 (171)
3、黄丝绣玉葡萄花扇套 (98)
4、黄缎绣金鱼扇套 (91)
版面文字:
佩刀:满族男子喜欢带佩刀。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以游猎为主,佩刀是狩猎生活必需之物。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失去原来意义成为一种装饰。系佩刀,是满族原始遗风的反映。
实物:
1、绿漆皮铜镀金鞘小刀 (33)
2、红皮镶铜火镰 (36)
3、火镰 (220)
版面文字:
兰花头饰即点翠嵌珠头簪。点翠是传统羽毛工艺,用翠鸟蓝、紫色羽毛绒巧妙地粘贴起来,簪上嵌珍珠、翡翠后饰龙凤吉祥图案,色彩鲜艳,永不褪色。
1、花卉石榴点翠头簪 (124)
2、银鎏金簪花 (89-3)
3、双鱼烧蓝头簪 (127)
4、花虫头簪 (133)
5、烧蓝头簪 (135-5)
6、银扁方 (96)
7、扁方 (97-1)
8、扁方 (97-2)
9、、鎏银镯 (84-1)
10、鎏银镯 (84-3)
11、银手镯 (112-6)
四:八旗甲胄(
8
套
16
件)
在清朝统一征战过程中,八旗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601
年,努尔哈赤初设黄、红、蓝、白四旗,随着征服战争扩大。军队人数增加,
1615
年又增加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
总称“八旗”。旗民
“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
,具有兵民合一、军政合一、耕战合一的特点,
由努尔哈赤及其亲信子侄统率,八旗兵以能征善战勇猛顽强著称。清兵入关后,八旗兵仍为大清的主要军事力量。八旗兵甲胄,属阅兵礼服,非战时用品。甲以棉布为里,以绸为面,饰以铜钉;胄为牛皮制成,髹以黑漆,其顶部竖有雕翎。
实物:
1、 正黄旗战袍 头盔
2、 镶黄旗战袍 头盔
3、 正红旗战袍 头盔
4、 镶红旗战袍 头盔
5、 正蓝旗战袍 头盔
6、 镶蓝旗战袍 头盔
7、 正白旗战袍 头盔
8、 镶白旗战袍 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