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功”银币
藏品概况
一级文物,铸造于清朝顺治年间,上世纪70—90年代多发现于福建漳州地区。各枚钱币形状都不规整,边沿饰有万字回纹(个别无饰纹),钱币直径为3.7—3.98厘米不等,重量约19.5至26.4克,正面铸楷书“漳州军饷” 及草书“朱成功”三字连笔花押,背面铸楷书“足纹通行”四字,“足纹”二字横写,“通行”二字直书,两侧币面有小字戳记,计有“同”、“吉”、“仁”、“和”、“立”等字样和几何形戳痕。1962年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到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参观,首次辨认出该银币花押字形为草书“朱成功”三字合体,并结合史料记载,认为这种银币当为1650年至1654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用兵漳州时,为解决士卒粮饷问题而铸造,可能后来也用于海上通商贸易,由于历经使用,银币币面有很多流通戳记。郭沫若先生在鉴定该银币后,挥笔写下五言诗一首:“故垒想雄风,海天一望中。漳州军饷在,二字署成功”。
普通话
闽南话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