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斋郑公暨妣郭氏志铭》拓片

藏品概况

      征集时间未详。原志铭已佚失,墨拓拓本高108厘米,宽50厘米。上部断裂,残缺若干字。上端镌双龙图案其余三边均饰以龙纹。铭额篆书如题,末行署款“永历岁次乙卯(1675年)孟夏玄孙(郑)经撰勒”。作者为郑成功长子郑经,写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该墓志铭记述石井郑氏七世祖以下至郑成功一代传衍情况,并揭露清政府“发冢至谋”,是研究郑成功家世的重要文物文献。
      康熙十三年(1674年)郑经乘大陆“三藩之乱”率军攻回福建,收复漳州、泉州。他在祭拜祖坟时发现六世祖于野公郑荣、深江公郑志夫妇的墓已被清军发掘,而唯有七世祖乐斋公与其妻郭氏,悦斋公郑贡、三玄伯祖妣王氏之墓尚存。郑经悲愤异常,他在墓志铭中指出为国效忠而使先人骸骨不得安宁,乃后世子孙的过错。但自古忠孝两难全,郑氏后代反清复明,坚守国家大义,想必先祖知晓也会含笑九泉。清军会发掘郑氏祖坟,皆因叛将黄梧向清政府提出的“平海五策”,其中一条为“请发郑氏祖坟。郑成功祖坟风水最险, 当令人以发拓破其旺气”。在郑氏集团的眼中,黄梧是与他们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敌人。郑经攻取漳州后,同样下令发掘黄梧的坟墓,并将其子黄芳度投井自杀后的尸首毁之泄愤。两家自此结为世仇,故有“郑黄不通婚”之说。

  • 普通话

  • 闽南话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