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谷仁手稿
|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厦门市博物馆有幸征集到了一批菽庄吟社社友的诗稿。菽庄吟社是由台湾首富、著名诗人林尔嘉于1914年在菽庄花园创办的。当时的菽庄花园不仅是林家的居住地,也是闽台两岸文人雅士吟诗赋对的场所。社友留下诗稿,是菽庄吟社吟咏活动的见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所以弥足珍贵。 菽庄吟社的创建与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及1895年的乙未之变是有一定关联的。条约规定了清朝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等给日本。台湾人民闻讯义愤填膺,坚决反对割台,许多学者、诗人等有志之士不愿受日本殖民者的掌控纷纷选择内迁,这便有了台湾清末民初著名诗人林尔嘉的毅然壮举——誓死不做日本臣民,坚决选择回国。 为了能很好地保存汉文化,林尔嘉在鼓浪屿创办菽庄吟社,许多文人雅士先后加入,当时饱读诗书的台湾诗人施士洁、汪春源、许南英和福建籍的吴增、周殿熏、李禧、苏大山、龚植、龚显鹏、龚显鹤、陈培琨、陈衍、沈琇莹(湖南衡阳)等也纷纷加入了诗社。这些负有政治远见的学者们加入菽庄吟社不仅提高了诗社的影响力,而且也增强和深化了众多文人学者、爱国人士的民族意识及认同感。 在菽庄吟社里,林尔嘉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吟社的活动相当频繁和丰富,一般都是围绕着菽庄主人诞辰及结婚纪念、传统春秋佳节(上元、七夕、重阳等)等喜庆日子开展,活动形式包括观潮、赏菊、游园等;有时候也会开展规模较大的活动,向全国广泛征文并评出等级,发放奖金以作鼓励。 那时的菽庄花园可以说是宾客满堂。社友们不仅可以切磋诗文,沟通慰藉,还可以联系情谊,博得美名。它的影响力辐射福建、湖南、江苏、台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方,已然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文人诗社之一。庆幸的是厦门市博物馆征集到菽庄吟诗一些社友们的珍贵手稿,这些诗稿是“日据”时期海峡两岸文人们冲破重重阻碍互相交流切磋的重要历史见证。在这里笔者略选几位厦门市博物馆征集到手稿的厦台著名诗人,作简要介绍。 汪春源(1869—1923),号杏泉,晚年自号柳塘,台湾安平人。当年汪春源还是一名举人,在京备考进士时逢割台事件发生,强烈的爱国精神促使他上书都察院强调台湾为东南门户,决不可舍此于外人。后来汪春源选择内渡福建。在时局动荡、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与内渡的台籍学子们聚集在菽庄花园吟诗作赋,抒发故土情怀。他的儿子汪受田也受到他的影响,成为了菽庄吟社社友之一,并且与菽庄主人林尔嘉长子林景仁交往甚密,二人也同成为闽南地区知名的诗人。 |
苏大山(1869-1957),字荪浦,号君藻,福建晋江人。宣统二年(1910年 )旅居厦门,常常出入菽庄花园与吟社社友们赋诗唱和。民国16年(1927年)他受林家公子林景仁的邀请与曾经主盟吟社的沈琇莹一起游览全台湾岛,有机会和台湾诗坛知名大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游,并与台湾文人酬唱不辍,留下不少诗篇。其中《婆婆洋集》就是一本关于游历台湾的作品集,诗文记载了他去台湾的所见所感,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另一位诗人沈琇莹(1870—1944),字琛笙,号傲礁,别署拙叟、壶天醉客,湖南衡阳人。曾赴日本留学。民国16年(1927年),受林家主人诚邀游览台湾全岛。在台期间和苏大山一同与台湾著名诗人进行了切磋交流,写了《板桥别墅杂咏》等 10首诗作,并与苏大山、林景仁合著诗集《东宁集》。他本人与林尔嘉关系甚好,两人在众多吟侣中也最为相契。林尔嘉在赴瑞士静养期间以及在上海十几年里,菽庄吟社都由沈琇莹主持,吟社的每次活动沈都会书信向林尔嘉汇报和请示。菽庄吟社在诗社林立的时代能较持久发展与后期沈琇莹的主持是密不可分的。后来他的儿子沈骥也成为菽庄吟社吟侣之一。
龚植(1869—1943),字樵生,号亦楼,泉州人。他的诗稿多以小楷书写,诗词重描摹形象,常有一种诗中有画的意境。他是清同治癸亥年间进士,也是一位既喜诗文吟唱又善书画创作的儒雅之人。1896年移居鼓浪屿,从事诗文书画创作。他本人的许多作品多被厦门、港澳及东南亚字画爱好者收藏。绘画多以菊、梅、紫藤等花卉为主,后形成了工笔兼写意的独特画风。此人长期居住在鼓浪屿林氏府中,常与菽庄主人林尔嘉及沈琇莹、苏大山、李禧等吟诗作对。
在厦博征集的众多诗稿中还有清末民初著名诗人龚显鹏、龚显鹤两同胞兄弟(均为著名诗人舒婷家族内的前辈)的诗作。龚显鹏,清代进士,自幼聪颖,工诗善文。曾入幕其亲戚、台湾爱国志士林尔嘉(菽庄)侍郎,主持诗社,写了不少诗词,流传后世。其弟龚显鹤,光绪十七年辛科举人,复试一等,钦点法部主事。诰授中宪大夫。他本人曾经在光绪年间去过台湾,给洪以南授诗文课。后来洪以南受龚显鹤的影响,也成为菽庄吟社社友之一,他也常常出入林氏府邸与林尔嘉一同出游,吟诗唱和。所作诗文收入龚诗模选编之《南塘龚氏诗存》。
厦门籍的另一位诗人李禧(1883—1964),字绣伊,号小谷。清末毕业于全闽师范学堂。在菽庄吟社成立初期就加入了该诗社,与菽庄主人林尔嘉交往甚久。曾任厦门(思明)教育会副会长。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任市政会董事,参与市政建设。厦门沦陷时避居香港,后返鼓浪屿执教,又任厦门市临时参议员、厦门图书馆馆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厦门市政协委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是厦门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著有《梦梅花馆诗钞》、《紫燕金鱼室笔记》等,并参与编纂《厦门市志》。
一个吟侣众多的社团必定会产生引导该社的核心人物,而菽庄吟社就有着被称为菽庄“十八子”的核心人物。厦博收录手稿的几位著名诗人如施士洁、汪春源、苏大山、龚植、龚显鹤、沈琇莹、李禧等人均在其中。
众所周知,台厦两地在生活习俗和语言文化上一脉相承,均属于同一个文化区域。地域文化在诗社的创建及文学创作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清朝末年,去台湾任职的官员大多都由福建选派,可以说是官员互调,师资互派,科考同制。这样的历史背景使得社友们大多拥有着相近或相同的思想倾向、文学理论见解和艺术审美追求,也为菽庄吟社的创建和社友们在日后的聚会创作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例如厦门博物馆收藏的手稿中,台湾籍诗人汪春源的《菽庄观菊奉怀》、龚显鹤的《奉和九日登大仓山怀菽庄社侣》等就是典型体现。菽庄吟社在成长的过程中还衍生出了六个文学社团——寄鸿吟社、碧山词社、板桥吟会、东海钟声社、亦小壶天吟社与薇阁诗社。除了碧山词社的活动地点在鼓浪屿菽庄花园外,其余的五个诗社都在台湾本岛。
菽庄吟社的成立与近代史上发生的甲午战争、乙未割台等重大社会变故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与台湾首富林尔嘉在厦门鼓浪屿创建菽庄花园紧密相连。可以说菽庄主人林尔嘉建的菽庄花园为两岸文学诗人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创作平台,社友们把对现实生活的写照通过“借诗存史”的诗学理念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菽庄吟社也成为了厦台文学交流的一个缩影。
【本文转自:张仲淳、林元平主编《台海遗珍——厦门市博物馆馆藏涉台文物鉴赏》,学林出版社,2014年4月。】
编辑:宋叶